全国人大代表、唐山市民政事业中心主任杨震生——打造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从业队伍
本报记者 倪 弋
2020年11月05日08:38 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
对河北省唐山市民政事业中心主任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来说,在疗养院各病区走一走、看一看,仔细了解截瘫伤员们的身心健康状况,早已成为他每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。
唐山大地震过去40多年,当年的截瘫伤员很多都已步入老年,正是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20多年里,使得杨震生对我国养老问题格外关注,这也成为他201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履职工作的重点。
在长期的履职调研过程中,杨震生发现,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,且呈现老人高龄化、空巢化、失能化、少子化等特征,导致全社会对养老服务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。通过走访很多家庭,他还发现传统家庭养老普遍存在“4+2+1”的模式,即一对夫妻除了抚养一名子女外,往往还要承担对4位老人的赡养。
“应对老龄化社会,单纯依靠传统家庭养老是不够的。因此,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、推进多方参与的‘医养结合’模式,是未来养老的方向。”在杨震生看来,“医养结合”中的“医”,指的是医疗技术设备和医疗手段,解决这个问题有迹可循。但“养”面对的困难则更复杂,比如养老机构床位紧俏、专业养老服务队伍缺口大、服务水平不够高、专业性不够强等。经过长期的履职调研,杨震生认为破解这一系列问题的核心,在于从“人”入手,打造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从业队伍。
长期和养老服务人员接触,让杨震生了解到养老服务这一行业面临的不少难题。例如缺少专业的培训机构,社会认同度不够高,工作状态不够稳定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杨震生在履职过程中不断探索着破解之策。
杨震生建议,可考虑将养老服务人员纳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补贴政策范围,增强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吸引力,推动制定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评价政策,提高从业人员工资水平、社会保障等。
“遵纪守法、品行端正、尊敬老人应当成为养老服务人员的基本入职条件。”杨震生认为,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,应整合公安、人社等部门信息,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数据库,严把人员从业关口。此外,行业监管部门还可以建立投诉和黑名单制度,可对养老服务人员打骂、虐待、伤害老年人等行为举报投诉。一旦查实按法律规定追责,受过投诉追责的人员不得继续从业。
杨震生还建议,专业学校、培训机构和社会组织采用短视频等形式,广泛普及养老护理常识,为社会储备一批掌握护理技能的非职业人才,既可应对一般家庭养老,也可以备社会招聘之需。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11月05日 18 版)
(责编:李轶群、许晓华)
人民健康APP
[/url]
推荐阅读
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,加强机构内部管理,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,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、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《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。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《指南》要求,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,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,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、规范管理,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,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。【详细】
流感季来啦,提高免疫力,这些干货请收下! 一场秋雨一场凉,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,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。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,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。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?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?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?【详细】
相关新闻
全国人大代表杨震生:大力加强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
建立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
太原:打造职工“网络红人”建设“智慧工会”
2020年河南老龄化率将达17.8% 健康养老智慧化成趋势
河北唐山:轮椅上绽放精彩人生
2018年度中国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现状调研活动启动
多方蓄力 破解养老命题
唐山市截瘫疗养院:“颂党恩”文艺队成立了!
精彩图集